冬病夏治——三伏贴
日期:2023-03-07 字体:[小] [中] [大] 打印页面
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它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”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。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,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,是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和“未病先防”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。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法,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,结合中医中的针灸、经络与中药学,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,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、热性刺激,可使局部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周围组织营养。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,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。

三伏贴是基于“天人相应,子午流注”,“夏养三伏、冬补三九、冬夏共治、阴阳调衡”的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,具有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。三伏天是一年中阳中之阳,这个时间贴敷穴位效果最佳。三伏贴是一种穴位贴药疗法,即在“三伏”天里每“伏”的前三天,将配制好的中药研磨成粉末,制成膏药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,经过几小时,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,将药物直达病位,可疏通经络,调理气血,宽胸降气,健脾和胃,鼓舞阳气,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,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,从而达到振奋阳气、促进血液循环、祛除寒邪、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。
三伏贴适应症:
1、呼吸系统疾病:支气管哮喘,慢性支气管炎,肺气肿,肺心病,慢性咳嗽,反复感冒,慢性鼻炎,慢性咽炎、体虚易感、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等;
2、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慢性胃肠炎、胃痛、胃溃疡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腹泻、五更泄、虚寒胃痛等;
3、妇产科疾病:痛经、产后头痛、虚寒头痛、更年期综合症等虚寒性疾病;
4、其他疾病:颈肩腰腿痛、胸腹痛、坐骨神经痛、关节疼痛等;
5、小儿疾病:小儿厌食、遗尿、小儿疳积等;
6、其他疾病亦可贴敷,疗效好。
注意事项:
1、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,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4-6小时,儿童贴敷时间为0.5-2小时。
2、贴敷期间忌烟、酒及生冷、油腻辛辣之物及冷水浴。
3、贴后局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,用湿毛巾擦拭即可。
4、贴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、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,不影响疗效。
5、贴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、灼热、疼痛感觉,应立即取下,禁止抓挠,一般可自愈。若出现较大水泡等反应,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6、皮肤破损及对敷贴过敏者不能贴敷。
7、其他谨遵医嘱。
时间:
预贴:2023年7月1日、7月2日、7月3日(至7月10日),共10天。
初伏:2023年7月11日、7月12日、7月13日(至7月20日),共10天。
中伏:2023年7月21日、7月22日、7月23日(至7月30日),共10天。
加强伏:2023年7月31日、8月1日、8月1日(至8月9日),共10天。
末伏:2023年8月10日、8月11日、8月12日(至8月19日),共10天。
推拿科咨询电话:023-49803263
针灸科咨询电话:023-49823221
康复科咨询电话:023-49822217